一、地震手抄報內容:地震前兆有
1、水異常:異常有發渾、冒泡、翻花、升溫、變色、變味、突升、突降、泉源突然枯竭或涌出等。
2、生物異常:伴隨地震而產生的物理、化學變化,能使一些動物的某種感覺器官受到刺激而發生異常的反應。
3、氣象異常:地震之前,氣象也常常出現反常。主要有震前悶熱,人焦灼煩躁,久旱不雨或陰雨綿綿,黃霧四散,日光晦暗,怪風狂起,六月冰雹(飛雪)等等。
4、地動異常:地震前地面出現的晃動,科學上將他稱為前震(foreshock)。
5、地氣異常:地震前來自地下的霧氣,又稱地氣霧或地霧。常在震前幾天至幾分鐘內出現,常伴隨怪味,有時伴有聲響或帶有高溫。
二、地震手抄報內容:地震一共分多少個等級?
一共12個級別,程度對應如下:
1度:無感-僅儀器能記錄到;
2度:微有感-特別敏感的人在完全靜止中有感;
3度:少有感-室內少數人在靜止中有感,懸掛物輕微擺動;
4度:多有感-室內大多數人,室外少數人有感,懸掛物擺動,不穩器皿作響
5度:驚醒-室外大多數人有感,家畜不寧,門窗作響,墻壁表面出現裂紋;
6度:驚慌-人站立不穩,家畜外逃,器皿翻落,簡陋棚舍損壞,陡坎滑坡;
7度:房屋損壞-房屋輕微損壞,牌坊,煙囪損壞,地表出現裂縫及噴沙冒水;
8度:建筑物破壞-房屋多有損壞,少數破壞路基塌方,地下管道破裂;
9度:建筑物普遍破壞-房屋大多數破壞,少數傾倒,牌坊,煙囪等崩塌,鐵軌彎曲;
10度:建筑物普遍摧毀-房屋傾倒,道路毀壞,山石大量崩塌,水面大浪撲岸;
11度:毀滅-房屋大量倒塌,路基堤岸大段崩毀,地表產生很大變化;
12度:山川易景-一切建筑物普遍毀壞,地形劇烈變化動植物遭毀滅。
三、地震手抄報內容:地震的4條小常識
1、地震開始發生的地點稱為震源,震源正上方的地面稱為震中。破壞性地震的地面振動最烈處稱為極震區,極震區往往也就是震中所在的地區。
2、一段時間發生地震較多,震級較大,稱為地震活躍期;另一段時間發生地震較少,震級較小,稱為地震活動平靜期;表現出地震活動的周期性。
3、中國的地震活動主要分布在5個地區,這5個地區是:臺灣省及其附近海域;西南地區;西部地區;華北地區;東南沿海地區,廣東、福建等地。
4、震級是地震大小的一種度量,根據地震釋放能量的多少來劃分,用“級”來表示。弱震震級小于3級。如果震源不是很淺,這種地震人們一般不易覺察。
苗苗網推薦唐詩宋詞手抄報,關于成長的手抄報資料、圖片,四年級春天手抄報資料,愛國衛生手抄報圖片、資料,熱愛祖國手抄報內容資料,二年級走進書香手抄報,法制在我心中手抄報圖片3張,希望你喜歡。
更多資料,請看這里:地震手抄報!